“堅守使命·為國授時”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位于陜西省蒲城縣,于2022年9月29日正式開始運行?;匕ㄩL波授時臺舊址6000多平米和短波授時臺舊址80余畝,基地氣勢恢宏,展品豐富,以我國第一代專用授時系統——長短波授時臺建設任務為主線,生動反映了中國時頻科技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它不僅濃縮了新中國時頻科技事業的發展史,同時也是我國“三線建設”的重要歷史印記。目前該基地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中國科學院授予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也是國家授時中心黨員主題教育基地。
基地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的機構,承擔著我國高精度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
一、建設背景
老短波授時臺工程代號“326”,建于1966年,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西北唐憲宗景陵附近金幟山上,1970年建成,經周恩來總理批準發播。該舊址占地82畝,包含發射機房、山洞內發射機、天線交換大廳、發播控制鐘房、通風冷卻系統、職工食堂、宿舍、生活區等,于1997年改造搬遷后停止發播。
老長波臺工程代號“3262”,1983年建成發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地下機房部分為四層結構的鋼筋混凝土圓筒型地下建筑,深達20多米,建筑面積達6000平米,當時戰備考慮可防核打擊,氣勢恢弘,令人嘆為觀止。內部有2000千瓦長波發射機兩部、供配電系統、通風空調系統、冷卻水系統等。1986年經國家鑒定后正式發播,于2009年1月完成現代化技術改造,地下發播系統停止發播。
長短波授時系統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最早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其建設工程之浩大、難度之艱巨都是前所未有。系統建成后,使我國具備了自主可控、全國土覆蓋的高精度陸基無線電授時能力,授時技術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由于長短波授時臺建設地處艱苦地區(陜西蒲城),在它的建設過程中亦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六十多年前,老一輩授時中心人從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舉家來到渭北高原蒲城縣,兢兢業業為黨的科技事業奮斗終身,建設了我國第一代長短波授時系統(國產化率100%)。他們科技報國的堅定步伐是“西遷精神”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為科學家精神的寫下了最為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注腳。
二、展館情況
短波授時臺舊址展覽館位于蒲城縣唐憲宗景陵山上,目前包括展陳廳、時間博物館、金幟山短波授時臺發播大廳、短波發射機及輔助設備等。長波臺舊址展覽館位于蒲城縣橋陵鎮楊莊,展館共有“國家之需、‘326’精神、玉汝于成、國之重器”四個展廳。為真實還原歷史,國家授時中心以“修舊如舊”為目標,圍繞中國時頻科技發展事業,系統回顧、全面展示、深刻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后,以苗永瑞、戴中溶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為我國第一代長波授時臺從建設初期到完成國家一系列高精度授時發播任務的艱苦歷程,以及他們奮斗過程中所集中體現的“淡泊名利、甘于清貧、無私奉獻、科技報國”的“326”精神,同時通過聲、光、影技術呈現了老長短波授時臺原貌。
三、活動開展情況
“堅守使命·為國授時”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在機制建立、流程體驗、黨課挖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現出“老黨員講黨課”“黨旗指引授時路”等特色黨建品牌。在建設期間和建成后陸續開展了“講愛國奉獻,當時代先鋒”、“科技報國七十載,創新支撐強國夢”、“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弘揚科學家精神”黨員集中輪訓等主題活動。為增加觀眾的參觀體驗,國家授時中心在中科院文聯的指導下,與浙江橫店影視集團聯合拍攝《科技脊梁》系列電影之《為國授時》,目前已完成劇本創作,即將開機拍攝。
教育基地外景
教育基地入口
教育基地內部展廳(1)
教育基地內部展廳(2)
原長波授時臺地下發播大廳
“堅守使命·為國授時”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宣傳手冊(一)
“堅守使命·為國授時”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宣傳手冊(二)